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行BillrothⅠ式和改良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5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按吻合方式分为B-Ⅰ组(99例行B-Ⅰ式吻合)和B-Ⅱ组(352例行改良B-Ⅱ式吻合),比较患者的围术期、术后早期并发症及远期症状(1年以上)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围术期:B-Ⅰ组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早于B-Ⅱ组(Ⅰ期胃癌,56. 6%> 35. 2%),肿瘤直径小于B-Ⅱ组(3. 58±1. 54 <4. 88±2. 37) cm,手术时间短于B-Ⅱ组(154. 68±41. 86<171. 48±32. 69) 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长于B-Ⅱ组(116. 14±17. 70> 110. 38±18. 98) min,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正常进半流食时间无明显差异(P> 0. 05)。术后早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早期胃无力、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足5%,两组患者间分别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远期症状:B-Ⅱ组患者倾倒综合征等表现的发生率高于B-Ⅰ组(9. 4%> 3. 0%),消化道反流症状发生率低于B-Ⅰ组(6. 8%<17. 2%),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其他如消瘦、腹胀等症状及残胃吻合口病变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与B-Ⅰ式相比,改良B-Ⅱ式术后胆汁反流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生存质量较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