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构建气候韧性已经成为城市地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发展战略,其中蓝绿基础设施被视为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潜在工具。尽管一些研究提到蓝绿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多样性、灵活性、冗余度、模块化和分散性来促进城市韧性,但对于在哪些领域促进、具体通过什么途径促进,以及促进的程度还缺乏针对性研究,无法支撑从韧性理论到规划设计实践的推进。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识别出蓝绿基础设施对城市气候韧性的主要作用领域为应对城市洪涝、海平面上升和高温热浪风险,并具体分析了蓝绿基础设施在这三个领域中对城市气候韧性的作用,进而指出蓝绿基础设施内在作用机制是其自身的生物-物理特性和与其功能相似的其他基础设施组成模块化单元来吸收城市系统遭受的干扰和冲击,依靠网络化结构和作为庇护所来帮助系统在干扰和冲击后尽快恢复物理功能和社会关系。同时,本文指出,上述作用原理尚缺数据支撑、缺乏对生态-社会-经济综合利益评估,以及难以取得决策者和公众的信任是目前蓝绿基础设施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最后,本文试从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构建城市气候韧性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