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首次提出"伤寒有五"的理论,对后世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关于"伤寒有五"的分类原因及五者各自的涵义,历代学者存在较大分歧。通过考证内难时代"五"的文字内涵,得出广义伤寒(外感疾病)的分类是在五行理论指导下而产生的,"伤寒有五"中的5种疾病(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可与五行(木、水、土、火、金)一一对应。重新阐释"伤寒有五"的涵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内难时代对外感疾病的分类及广义"伤寒"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