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双组分系统可调控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目的】通过构建鼠伤寒沙门菌baeR基因过表达株及回补株,探究BaeSR双组分系统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在BaeSR双组分系统和AcrB外排泵双缺失株(CR△baeSR△acrB)的基础上构建baeR过表达株(CRpbaeR△baeSR△acrB)及baeR回补株(CRcbaeR△baeSR△acrB),测定双缺失株、回补株和过表达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对其生长特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运动性进行分析。采用转录组学技术筛选与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部分耐药相关基因。【结果】成功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baeR过表达株和baeR回补株。与双缺失株相比,过表达株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乙酰甲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MIC分别升高2-256倍,对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的MIC下降了50%;与双缺失株相比,回补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的MIC分别升高了2倍;与双缺失株相比,过表达株和回补株的生长速率无明显变化,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运动能力极显著升高(P<0.01)。转录组学分析表明CRpbaeR△baeSR△acrB/CR△baeSR△acrB比较组共筛选到743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724,下调19),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β-内酰胺抗性、群体感应系统、双组分系统等通路中;CRcbaeR△baeSR△acrB/CR△baeSR△acrB比较组共筛选到3 073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1 467,下调1 606),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等通路中。从中共筛选出外排泵、鞭毛、生物膜、双组分系统及外膜蛋白等15个耐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取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趋势与转录组一致。【结论】baeR过表达后通过调控生物膜形成及运动性从而介导鼠伤寒沙门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转录组学筛选到15个耐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表明baeR过表达后可通过调节外排泵、生物膜和鞭毛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
-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