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致"是一个含义模糊而又层次丰富的语汇,既用来品藻人物,进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后又比较集中地用来形容诗歌。凭借"以高行低"的规律,它也出现在对戏曲曲文的鉴赏中。但戏曲不同于诗歌,它不仅是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同时也是演员表演的舞台艺术,这就促成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曲论中,"风致"的内涵颇具差异。梳理"风致"在古代曲论中的使用与变迁,可以看到传奇高度文人化的文体特征,也彰示了中国戏曲从重视曲文到重视宾白、从强调文学意蕴到追求场上表演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