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T1期结直肠肿瘤肝转移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纳入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 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的T1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发生肝转移与未发生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将患者按6∶4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中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 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28 258例T1期结直肠肿瘤患者。对是否发生肝转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神经内分泌肿瘤、癌胚抗原(CEA)升高、更大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存在癌结节这5个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已发生肝转移的T1期结直肠肿瘤患者,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年龄、原发部位、人种、化疗以及手术治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 基于此5个预后因素构建的列线图, 预测训练集1、3、5年生存率的时间依赖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797、0.729, 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49、0.857、0.871;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校准曲线均位于45°斜线附近。结论神经内分泌肿瘤、CEA升高、更大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存在癌结节是T1期结直肠肿瘤发生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原发部位、人种、化疗以及手术治疗是独立预后因素, 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