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九一八"事变后,端木蕻良(以下简称端木)开始了抗战写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等篇章,构成了作家最初的抗战文学实践。这些作品,大多便捷取材于端木所熟悉的东北故乡,因而带上鲜明的东北文化印记。随着端木1938年8月来到战时的首都重庆,1其抗战书写风格发生突变——"东北风"褪去,"重庆风"尽显。在居留重庆不足两年的时间内(1938年8月—1940年1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