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中国电影在经由“影戏观”而迅速“中国化”的过程里,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赋予早期中国电影文本凭借学校“校长”的形象建构而成为对一种“教育救国”理念的符号化传播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校长”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士”的形象与现代意义上的“裁判者”形象并存于早期中国电影故事的美学与情感逻辑里,遂成为早期中国电影承担社会教化、社会引导、教育救国功能的形象生动的银幕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