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体认语言学践行"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理念,强调人类体验在认知世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社会性既是人类体验的基本属性,也是认知主体对包括社会在内的"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这就需要人类在特定语境中认知特定对象时就认知方式和结果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主体间性。基于此,本文以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变迁为考察对象,以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为语料主要来源,探析基于社会体认的语言主体间性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本研究发现人类是通过管道隐喻和舞蹈隐喻实现社会互动的;第一人称代词通过隐转喻认知机制实现意义拓展;第一人称代词历经竞争选择和社会变迁,其功能不断得到健全,形态从多元趋于单一。

  • 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