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单酰基甘油脂酶(MAGL)抑制剂(JZL184)通过调控内大麻素受体(CB)1、CB2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胃癌细胞系MGc-803、MKN45、SGC-7901、HSC-39购自上海夏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MKN45胃癌细胞分为W组(胃癌细胞常规培养)、WJ组(胃癌细胞与JZL184共培养)、WD组(胃癌细胞与紫杉醇共培养)。10只SD裸鼠购自上海科顺生物公司,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胃癌模型+JZL184),每组5只。RT-PCR检测MAGL 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测MKN45胃癌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MKN45胃癌细胞核的凋亡形态;Transwell小室法测MKN45胃癌细胞侵袭、迁移;Western blot检测MKN45胃癌细胞中CB1、CB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KN45、MGc-803、SGC-7901、HSC-39胃癌细胞系中MAGL mRNA表达量分别为(1.45±0.18)、(1.03±0.12)、(1.16±0.15)及(1.08±0.13),MKN45胃癌细胞系中MAGL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胃癌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170,P<0.001),因此本文采用MKN45细胞进行后续实验。W组MKN45细胞中MAGL mRNA水平高于WJ组(t=13.830,P<0.001),WJ组与WD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5,P=0.275),提示WJ组、WD组建模成功。干预24 h后,W组、WJ组及WD组胃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0.31)%、(17.41±2.15)%、(18.62±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690,P<0.001)。W组、WJ组与WD组胃癌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371.42±31.55)、(66.25±7.41)、(65.74±6.92)个,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200,P<0.001)。W组、WJ组与WD组胃癌细胞侵袭数量分别为(274.35±31.86)、(95.14±8.72)、(93.54±9.64)个,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200,P<0.001)。W组、WJ组与WD组CB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4)、(0.52±0.05)、(0.50±0.0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100,P<0.001);CB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16±0.12)、(0.47±0.02)、(0.49±0.0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300,P<0.001)。WJ组与AM251组胃癌细胞中CB1、CB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5、0.866,P=0.462、0.407)。模型组瘤体体积(615.84±75.62)mm3明显高于治疗组瘤体体积(285.47±91.26)mm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3,P<0.001)。结论 JZL184通过降低MAGL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降低胃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麻素受体CB1、CB2来实现的。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