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中国被迫纳入世界殖民体系,在走向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始终遵循一个逻辑,即对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吁求。原本以中华民族为单位建构起的传统儒学教育体系,历经西学东传的洗礼,在人才培养诸多方面呈现出迥异于封建传统教育的因子,翻译人才即在此时代背景下应时而生。回顾这群济世之才在发挥开启民智、破解中外语言文化困境、引领新式教育之风尚,以适应世界潮流应有功效的同时,清廷为维护既有政治体制、社会秩序以及文化自保等“民族”权利,采取颇具民族与时代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举措,其成败得失为当代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前车之鉴及现实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