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随机采样法对贵州毕节部分地区大型真菌进行调查,最终获得30份样品。参照《中国·贵州高等真菌原色图鉴》和《贵州大型真菌》对采集的30份样品进行形态学比较和分类;同时,结合ITS和LSU保守区扩增、比对,最终确定30份样本分属于2门2纲5目13科15属。其中,伞菌目(Agaricales)占比最高,约占总数的53.3%;其次为红菇目(Russulales),占总数的30.0%;而地星目(Geastrales)和蘑菇目(Agaricales)数量最少,均约占总数的3.3%。基于ITS保守区聚类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与其近缘物种表现出优先聚类的特点。其中BJ-17和BJ-28以99%的支持率聚为一支,暗示两者可能为同一个种,而BJ-7与栎裸脚伞(Gymnopus dryophilus MW816514.1)、BJ-25与栎裸脚伞(G. dryophilus var. MW554237.1)的ITS序列相似性低于90%,则推测其可能为裸脚伞属(Gymnopus)不同种。调查发现,红菇属(Russula)和乳菇属(Lactarius)在毕节地区较为常见且经济价值较大,可作为该地区大型食用菌种质资源开发的优良菌种。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