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处理共识意见(一)

作者:欧阳钦; RakeshTandon; KLGoh; 潘国宗; KMFock; ClaudioFiocchi; SKLam; 萧树东; 张虎; 梁红亮; 王玉芳
来源:胃肠病学, 2006, (04): 233-238.
DOI:10.3969/j.issn.1008-7125.2006.04.012

摘要

虽然目前亚太地区尚无炎症性肠病(IBD)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但一系列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呈滞后现象,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仍较克罗恩病(CD)高。除地域差异外,在一些多民族国家中,IBD尚可见种族差异。亚太地区IBD的遗传背景有异于西方国家,如据报道该地区CD患者未检出NOD2/CARD15变异。一般而言,该地区IBD患者的临床过程似不如西方国家严重。亚太地区IBD的诊断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如缺乏IBD诊断金标准,存在多种小肠结肠炎,与IBD临床表现相似,使鉴别诊断特别困难。迄今为止,亚太地区IBD的诊断标准多采用西方国家的诊断标准。诊断必须逐步排除非IB...

  • 单位
    消化疾病研究所; 香港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