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有时会对写作教学有一种无力感。无力感来源于作文指导课往往缺乏“时效性”。从布置一个题目到批改好全部学生的作文开始讲评、面批时,往往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如此长的周期会导致写作指导课低效,学生的收获也很有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切实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进程,并给予实时的指导帮助?在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后,我发现也许信息技术就是攻克这一难题的秘钥。本文结合“《我的叔叔于勒》阅读与写作结合实践课”,谈一谈如何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