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传统的牙合垫依赖技师手工完成。文中探讨数字化牙合垫其应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66名TMD患者并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数字化牙合垫组(数字化组)与传统牙合垫组(传统组)。数字化组采用数字化牙列模型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数字化铣削等技术制作牙合垫;传统组采用传统蜡型制作、装盒充胶等方法制作稳定型牙合垫。比较2种方法在技师制作时间、医师初戴调牙合时间、患者使用舒适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差异。结果 数字化组牙合垫制作时间约为(124.5±20.3)min,明显短于传统组牙合垫制作时间(230.6±3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牙合垫临床调牙合时间约为(40.2±6.8)min,数字化牙合垫的临床调牙合时间约为(11.7±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牙合垫3个月后,2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Fricton指数)及疼痛指数(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的Fricton指数及疼痛指数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数字化技术能够简化牙合垫制作流程、缩短技师及医师的工作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有效改善TMD患者的临床症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