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技术是目前冰川地貌研究中最为成功的测年方法之一,多数学者通常选择冰川漂砾进行暴露测年研究。然而,冰川漂砾在出露后期可能经过再次搬运造成"翻转"现象,从而影响测年结果。重建这类翻转漂砾的运动历史,对准确测定冰川地貌年代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稻城古冰帽区保存了大量的古冰川遗迹,是宇生核素暴露测年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冰帽区有一被人为劈开的巨型漂砾,其内部垂直剖面上底部样品的宇生核素10Be浓度高于顶部样品,推断该漂砾自初次出露之后可能发生过翻转。本文利用该漂砾顶部、底部、左右侧面的样品通过宇生核素10Be暴露测年技术来重建该漂砾的运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该漂砾可能是由于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简称MIS 3)冰川作用暴露于地表,随后经过翻转直至目前状态。
-
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