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处理对两种机采种植模式棉花蒸散发、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杰; 马腾飞; 何红; 边洋; 郭蕾; 郭金军; 古力努尔·艾哈塔尔; 帕尔哈提·买买提; 吐尔逊江·买买提; 娄善伟*; 张鹏忠*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2023, 32(10): 1555-1565.

摘要

为明确不同水分处理对两种机采种植模式棉花蒸散发特征、产量形成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于2020-2021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4个灌溉处理3 600 m3/hm2(D1)、4 500 m3/hm2(D2)、5 400 m3/hm2(D3)、6 300 m3/hm2(D4),2种机采模式等行距种植(R1)和宽窄行种植(R2)。结果表明:2种机采种植模式土壤蒸发量(Es)、蒸散量(ET)、Es/ET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灌水处理土壤日蒸发量在灌溉后1~4 d处于较高水平,R1较R2分别高6.98%、7.55%、8.53%、7.19%。年均蒸散量4个灌水处理R1分别为397.6 mm、465.2 mm、547.2 mm、665 mm, R2分别为412.5 mm、482.1 mm、563.5 mm、684.5 mm, R2较R1分别高3.76%、3.64%、2.96%和2.94%。4个灌水处理Es/ET比值R1为27.45%~31.82%,R2为24.52%~28.56%,R1高于R2。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气孔限制值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D4最高,与D3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D1和D2;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D3最大,D4最小。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度指数和马克隆值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 单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