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走进铜山湖湿地,蜿蜒的巡护道路穿插于苍翠的森林和湛蓝的湖畔之间,森林与湿地为主题的宣教馆、火炬松母树林知识长廊、水文化长廊、湿地知识步道、莲文化长廊、观鸟塔等宣教基础设施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铜山湖畔,这里已经成为游人游湖、观鸟、带着孩子亲近自然、了解森林与湿地知识的理想之地。这些效益的取得得益于近两年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修复中的努力。林长制助力湿地管护工作自正式启动林长制工作,公园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理念,不断将林长制改革推向纵深,湿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施行林场、湿地办(乡、村)二级林长管理和湿地管护人员网格化分区负责制度。公园重点区位设置了林长公示牌,确保了林长责任区域落界上图、职责内容公示上牌,同时明确了12名管护人员的网格化管理责任范围。在此基础上,湿地公园管理人员还利用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月等大型公益活动面向周边社区、学校进行湿地知识宣传的同时进行林长制管理制度宣传,并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对区域内毁林开荒、乱采乱挖野生植物、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从源头上加强管控,保障了湿地自然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