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井排采阶段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

作者:潘思东; 王小明*; 侯世辉; 党正; 涂明恺
来源:能源与环保, 2023, 45(12): 224-229+238.
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12.035

摘要

煤储层渗透率是决定煤层气井产能的关键参数,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田2号煤储层为例,根据不同煤体结构煤储层性质,通过物质平衡方程确定煤层气井排采阶段煤储层压力,基于P&M渗透率模型分析煤层气井排采阶段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原生结构煤储层、碎裂煤储层的杨氏模量大,煤基质收缩效应占主导地位,煤储层渗透率增加,压降径向传播距离长,排泄半径有效延伸,提高了煤层气井产能;原生结构煤储层单位压降渗透率增加量高于碎裂煤储层,具有更高的煤层气井产能;原生结构煤储层渗透率主要受产气量控制,碎裂煤储层渗透率受产气量、产水量共同控制;碎粒煤储层的杨氏模量小,有效应力效应占主导地位,煤储层渗透率降低,主要受产水量控制,压降径向传播距离短,排泄半径未有效延伸,抑制了煤层气井产能。该研究可为不同煤体结构煤储层的煤层井排采制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