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依据Feeney自由落体模型制备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使其自由活动与进食。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平衡木行走实验检测创伤性脑损伤后第1、3、5、7天大鼠的认知和平衡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创伤性脑损伤后各时间点海马中CA1区域内M-CSF及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第3天海马CA1区域M-CSF和IBA1的表达。采用Sholl分析,观察小胶质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第3天的形态改变。结果 与sham组相比,TBI组在损伤后第1、3、5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显示创伤性脑损伤后第3天海马CA1中M-CSF及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创伤性脑损伤后第3天海马CA1中M-CSF和IBA1的表达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Sholl分析显示小胶质细胞明显活化。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平衡能力损伤与M-CSF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的炎症反应相关,并于损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