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安徽省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变化,为制定HFMD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安徽省2015—2022年HFMD监测数据,用Real-time PCR法对HFMD标本进行病原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 2015—2022年安徽省累计报告HFMD 650 59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1.45/10万,报告重症病例1 406例、死亡病例17例;2015—2019年发病呈现“奇数年低发、偶数年高发”的流行特点,但2020—2022年呈连续下降趋势,月分布呈双峰流行的特点,2020年主峰不明显;累计发病数位于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合肥市、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和宿州市;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89.26%,男女性别比为1.48∶1。2015—2022年累计报告28 65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HFMD病例占10.57%,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HFMD病例占24.90%,其他肠道病毒型HFMD病例占64.53%;不同年份HFMD病原谱中的优势病原呈现动态变化,自2018年起EV71占比显著降低、其他肠道病毒逐渐占比增高,且其他肠道病毒中以Cox A6毒株为主(占80.48%)。结论 安徽省HFMD防控工作在4—7月、10—12月需给予更高关注度,重点关注地区为皖北城市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合肥市,防控重点对象为5岁及以下儿童。非EV71和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已成为目前安徽省HFMD的优势病原,其他肠道病毒中以Cox A6毒株为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