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疗法在治疗实验性大鼠哮喘病中的镜下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4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温针组(治疗组)、西药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后3组造支气管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激发。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以相应的治疗。大鼠麻醉后处死,组织病理切片送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改变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各层结构清晰,黏膜层下未见明显炎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阳性对照组(模型组)支气管-肺组织黏膜层下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點膜水肿扩张,管腔极度变窄;腔内可见有炎性渗出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支气管壁及管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呈袖套样改变,少量充血。而温针和西药组大鼠支气管一肺组织结构比较清晰,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明显减轻,黏膜层下可见少量炎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温针组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较西药组更为减轻。说明我们釆用的温针干预、及地塞米松(西药)干预后均能使EOS(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明显减轻,而温针的作用更为明显。为温针治疗哮喘在临床上取得的良好效果提供了动物实验的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