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患儿容易出现皮肤及黏膜出血、鼻腔及牙龈出血及颅内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导致患儿生活质量水平降低[1]。由于患病人群特殊,患儿在治疗时哭闹、躁动等情况发生率较高,且患儿治疗期容易抓挠皮肤引发皮肤出血等不良事件,常规护理模式中针对此类不良事件的护理方法较为单一,一般以哄骗诱导及限制患儿手臂运动为主,临床护理效果不佳[2,3]。部分研究表明,家属参与护理模式通过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全程参与患儿护理,增强了患儿和家属的亲密感,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遵医依从性及有效控制患儿抓挠皮肤,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3]。

  • 单位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