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湿盛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20例UC脾虚湿盛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奥沙拉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和不良反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采用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直肠感知阈值、疼痛阈值、排便阈值和肛门抑制反射时最小充气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泻和粘液脓血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及肛门抑制反射最小充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奥沙拉嗪治疗UC脾虚湿盛型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可改善中医症状及脾胃功能,缓解肠道动力学各项指标。

  • 单位
    山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