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种城市扩张发展模式,新城往往被赋予相对独立、自我平衡的期望,而现实中该模式在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下的实施成效常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有必要系统地开展职住关系分析。以北京6个平原地区新城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居民的通勤流,分别以250m网格、交通分析小区(TAZ)为基本单元分析了各新城的职住关系特征。结果发现:(1)各新城的职、住功能均呈现多组团格局,行政中心和主要城市交通设施对职、住功能集聚产生促进作用;大兴与城市副中心的职、住功能强度双高;房山、昌平、顺义的较大范围职住比属于平衡区间,但呈现出就业强度较低的欠开发平衡态;亦庄的就业功能较强,形成“就业核心—外围居住”的空间格局。(2)各新城的通勤流结构呈现“流出相近、流入差异”的特征,以小规模流量为主;相同TAZ内通勤人数占比与职住比存在显著正相关。(3)各新城对中心城的就业依存度与通勤距离成本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亦庄属于对中心城就业依存度、通勤成本双低类型,城市副中心、昌平、大兴的中心城就业依存度高而通勤成本低,房山、顺义的中心城就业依存度低而通勤成本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