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大兴安岭南段林西县以北兰家营子辉长闪长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该岩体的成因,并探讨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大地构造背景。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145.6±0.6 Ma,为早白垩世早期侵入体。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SiO2含量为53.38%~54.45%,K2O含量为1.34%~1.43%,Na2O含量为3.85%~4.05%,铝饱和指数A/CNK值介于0.8~0.9之间,属于钙碱性偏铝质岩浆岩。岩石的MgO和TFe2O3含量分别为5.44%~5.73%和7.53%~8.33%相应的Mg#值介于36.96~38.24之间,结合斜长石的环带和辉石的包橄结构,认为岩石是幔源原始岩浆经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岩石相对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锆石εHf(t)介于5.4~9.0之间指示岩浆起源于亏损的受俯冲流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兰家营子辉长闪长岩与林西地区同时代A型花岗岩构成双峰式岩浆岩组合指示它们是伸展环境的产物。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引起的碰撞后伸展背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