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 张怀志; 白斌; 李俊; 黄林; 徐智斌; 陈永兴; 刘旭; 曹廷杰; 李淼淼; 陆平; 吴秋红; 董玲丽; 韩玉林; 殷贵鸿; 胡卫国; 王西成; 赵虹; 闫素红; 杨兆生; 畅志坚; 王涛; 杨武云; 刘登才; 李洪杰; 杜久元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01): 34-51.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01.004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持续应用抗病品种和植保措施,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育种方法技术的改进、产量水平的提高及条锈菌群体结构和毒性频率的不断变异,有必要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以期为广谱持久多抗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西南、西北和黄淮主产区小麦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进行系统的抗病鉴定、遗传分析和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定位和检测,总结了中国小麦育种中主要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对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小麦育种中利用的主要抗条锈病基因、新时期抗条锈病基因利用的策略、小麦育种中抗条锈病基因选择和鉴定等进行了论述,并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