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测意义分析

作者:袁丽玲; 麦子健; 张伊莉; 蒋文中; 刘**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4): 24-26.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4.007

摘要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32例口服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18例)。另选取同时期2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患者进行洗胃,口服甘露醇导泻治疗,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连续3 d,并给予谷胱甘肽护肝、奥美拉唑护胃、磷酸肌酸营养心肌、糖皮质激素治疗。检测并比较三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胸部CT结果及预后。结果死亡组口服20%百草枯溶液量大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三组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5天,存活组患者IgG、IgA、IgM水平分别为(7.57±2.29)、(1.22±0.42)、(0.85±0.24)g/L,均低于死亡组的(10.80±3.75)、(1.81±0.64)、(1.09±0.40)g/L,且低于第1天的(10.90±1.54)、(1.86±0.53)、(1.13±0.38)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5天IgG、IgA、IgM水平较第1天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1天有8例出现轻度肺水肿,胸部CT表现为淡薄磨玻璃影;第15天出现多发性肺纤维化,胸部CT表现为双肺多发条索状、片状密度增高影;第20天至第34天死亡。存活组第1天5例出现轻度肺水肿, 13例正常;第15天均出现肺部分纤维化;第30天复查肺纤维化较前吸收好转。结论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在病程中监测Ig G、Ig A、Ig M水平对于评估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抑制体液免疫可减轻肺纤维化进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