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现况,探索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随机在上海市中心城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835名医务人员开展面对面调查。调查量表采用测量工作要求-自主模式职业紧张(job demands-control model,JDC)的工作内容问卷(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JCQ)和测量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的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teward imbalance ,ERI)2 种量表相结合,问卷均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医务人员JDC 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5%,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为 34.0%。JDC 分值 M(P25,P75)为 0.93(0.81,1.13)分,其中工作要求为 3.00(2.80,3.40)分,工作自主为 3.22(3.00,3.56)分,社会支持为 4.00(3.38,4.00)分;ERI 分值 M(P25,P75)为 0.77(0.53,1.05)分,其中付出为 3.00(2.30,3.40)分,回报为3.86(3.00,4.71)分,内在投入为 3.17(2.83,3.67)分。不同科室社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检出不同,公共卫生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最高(JDC 为 53.0%,P<0.01;ERI 为 41.9%,P<0.05);参与不同防疫工作,职业紧张程度不同,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场所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检出率最高(JDC 为 64.7%,ERI 为 42.2%)。每周长时间工作为职业紧张的促成因素(JDC OR=2.002,ERI OR=1.379),每周高频次中低强度运动锻炼为保护因素(JDC OR=0.734,ERI OR=0.814)。参加疫情工作种类、文化程度高、科室管理人员、值夜班、每天睡眠时间长、社会支持低及 ERI 分值高均是JDC 的影响因素(均 P<0.05);男性、已婚、工龄越长、受聘非正式在编、低收入、罹患慢性病、JDC 分值高及内在投入高均是 ERI 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均 P<0.05)。结论 通过 JCQ 与 ERI 量表综合评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高,需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可通过减少个体工作时间、开展职工活动或加强心理疏导等方式降低内在投入,提高社会支持从而降低社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提高职业生命质量,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

  • 单位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