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近30年来,子痫前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在基础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胎盘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深入的认识,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能力不足导致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胎盘绒毛缺血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子痫前期-子痫在临床的表现,该机制越来越得到认可。临床研究的最大进展是电子血压计的普遍应用,高血压监测方式的改变,终止妊娠时间的确定,以及防治策略的改变,由此带来了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的改变。然而,子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