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的探究来分析各种常见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3、2014年本市报告的25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50例青年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进行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并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危险因素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其中静态发病、初发病以及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最为突出,分别占比85.2%、97.2%、76.8%;经治疗后,246例(98.4%)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78例(31.2%)患者存在明显的不良心理反应,4例(1.6%)患者因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通过加强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提高对临床特点的分析,才能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