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外热内冷"现象,用于质押融资的知识产权占我国知识产权资源保有量的比重极低。究其原因,政府与市场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功能定位模糊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市场导向型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制度,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知识产权融资市场最为活跃之地;政府主导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则助力日本实现了其知识产权强国抱负。两种模式的成功机理,对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模式选择、制度完善与实践创新,不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