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针刺后镇痛效应的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手法捻针针刺治疗,比较颈疼患者与正常人对照者及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点。观察针刺后效应对疼痛相关矩阵中前扣带回(ACC)的功能连接的调节作用。结果:对比颈疼患者与正常人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功能连接改变发现l-ACC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背外侧前额叶、脑岛和丘脑,功能连接下降的区域有颞中回;与r-ACC功能连接升高的区域有PAG、颞中回。双侧ACC种子点均无显著脑功能连接下降的区域。颈痛患者疼痛的程度与lACC-dlpfc脑功能连接改变相关(r=0.508,P<0.001)。针刺后,患者lACC功能连接升高的区域有左侧腹侧前额叶、右侧颞中回,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左侧丘脑;与rACC功能连接升高的区域有左侧颞中回、右侧枕下回,降低的脑区有右侧丘脑。治疗前后疼痛的降低程度与lACC-vmpfc脑功能连接相关(r=0.619,P<0.001)。结论:颈疼患者的功能连接疼痛上行传导通路中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脑岛、背外侧前额叶与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活动增强,背外侧前额叶与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反映了疼痛的严重程度。而针刺不仅有即时效果还有后效应,后效应能维持降低丘脑到前扣带回信号输入,并且增强腹内侧前额叶和扣带回的功能连接产生镇痛作用。负责疼痛信号编码ACC是针刺干预的重要节点,针刺镇痛的主要机制可能为通过腹内侧前额叶下行抑制疼痛的传导,从ACC下调其与丘脑疼痛信号的兴奋性传递。

  • 单位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