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学界对于南京城墙的历史认知以军事防御设施为主,对景观属性及其历史景观的认识不足,导致遗产价值的认知不够完整。通过对明代至民国时期南京“八景图”中含城墙形象的图像统计分析,提炼“城景互见”这一风景模式,从空间分布特征、层积过程、次序变化、重要度等方面探寻南京城墙历史景观的空间及演进特征,继而论证城墙成为文化景观遗产的可能性,并为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发现:在“城景互见”模式中城墙有背景、主景、对景、透景、前景五种构景类型;城墙历史风景主要沿内城呈不规则环状分布,其中钟山、狮子山、石头城、后湖、莫愁湖等风景重要度高;南京城墙文化景观是古代城市规划与自然山水结合的杰出典范,具有持续有机演进特征。本研究可为明清城墙申遗提供新的思路,对城墙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