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子"知人论世"这一经典命题的阐释聚讼纷纭,但此命题却关涉着儒家交往行为美学阐释学的深刻理论内涵。孟子"知人论世"作为经典阐释学理论命题蕴藏的儒家交往行为美学阐释学内涵在于:"知人论世"本意在强调"此在"的今人通过"知言"的文本阐释学和"知世"的生活语境与往世行迹的理解所实现的知人的人本阐释学,与"曾在"的古人缔建儒家朋友式交往关系和交往行为,并遵从孔子儒学的"毋友不如己者"的教导,通过与古人交友、以"友其德"来"极其善道"这一根本的"尚友"旨趣。它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知人论世"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历史变式;二是,"知人论世"实现了"知言"的文本阐释学之审美鉴赏判断与"知人"的"人本阐释学"之道德情感判断的统一;三是,"知人论世"饱含着儒家交往行为美学阐释学的命题公式:知人=知言+知世;四是,"知人论世"内含着儒家交往行为美学的阐释学循环;五是,"知人论世"是孔子道德情感判断公式的历史发展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