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状粉褶菌对难溶性磷的体外溶磷效应

作者:郝宸; 王建瑞; 穆春凤; 陈晓冉; 于欣妍; 刘宇*; 杨云霞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23, 1-17.
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597

摘要

【背景】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 ECMF)能够促进植物吸收土壤中难溶性磷。【目的】评价不同难溶性磷源下盾状粉褶菌(Entoloma clypeatum)菌丝生长和溶磷特点,为该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盾状粉褶菌进行组织分离纯化及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鉴定;于纯培养条件下测定卵磷脂、磷酸铝、植酸钙和磷酸铁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效磷含量、溶磷率、pH、柠檬酸含量和酸性磷酸酶含量等影响。【结果】经鉴定供试菌株为盾状粉褶菌,其菌丝体在不同磷源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均可正常生长,前者菌丝生长缓慢,而卵磷脂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球干重最高;含植酸钙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75.0 mg/L)和溶磷率(9.3%)最高,卵磷脂最低(25.9 mg/L、0.6%);各培养发酵液pH均降低;4种磷处理发酵液中,柠檬酸含量以植酸钙条件下最高(19.4 mmol/L),卵磷脂最低(12.4 mmol/L),为对照组的1.9-5.1倍;酸性磷酸酶含量是对照的1.3-3.2倍,以植酸钙最高(0.006 7 U/mL),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P<0.05);有效磷含量与酸性磷酸酶含量呈正相关,与溶磷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和菌丝球干重呈负相关。【结论】盾状粉褶菌具有利用难溶性磷的能力,是减少磷肥使用的优良选择,为开发利用盾状粉褶菌及进一步挖掘ECMF的溶磷机制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