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CD36缺失频率及其分子基础研究

作者:刘静; 徐秀章; 丁浩强; 邵媛; 王嘉励; 邓晶; 陈扬凯; 陈大伟; 叶欣*
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2018, 31(10): 1132-1135.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18.10.011

摘要

目的了解正常无偿献血人群中CD36缺失频率及其分子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选取广州地区1 000名18—55周岁,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标准的无偿捐献血小板的健康献血者,采集其外周血3—5m L/人(份),从中分离出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用以做CD36表达水平的流式检测,筛选出CD36缺失者并计算缺失率。提取单核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型方法(PCR-SBT)扩增CD36基因的12个编码区序列片段并测序,所得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获取的CD36核酸序列(ACCESSION:NG008192)做比对分析,确认有无新的基因突变。结果本组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CD36缺失率为2. 1%(21/1 000),其中CD缺失Ⅰ型占23. 81%(5/21)、Ⅱ型占76. 19%(16/21)。将全部缺失型做测序分析后发现1个新的基因变异型:194-201del TTTGGATC;克隆测序确认该个体(标本) CD36 c DNA从第194位发生TTTGGATC碱基串的缺失;生物信息学分析:该突变型可能导致CD36阅读框发生框移,产生终止密码子,导致编码蛋白提前结束。结论广州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的CD36缺失频率。发现的1例CD36新突变(Gen Bank:KY972554),其可以促使成熟蛋白氨基酸序列提前结束,可能是引起血小板CD36缺失的原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