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楂药材来源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收载的山里红和山楂(习称“北山楂”)外,国内市场上较为常用的尚有野山楂(习称“南山楂”)、台湾林檎或光萼林檎(习称“广山楂”),三者在来源品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有机酸作为北山楂消食健脾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药典》规定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北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为7.75%~14.00%,南山楂为0.75%~3.35%,广山楂约为4.12%,南山楂和广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均低于《药典》规定的最低限度(5%)。目前部分地区仍习惯性地将南山楂和广山楂当作北山楂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消食健脾等有机酸类成分所发挥的功效。该文分别对北山楂、南山楂、广山楂的外观性状和所含有机酸的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检测方法及炮制对有机酸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汇总分析,旨在为3种药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单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