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倡议的指引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成果显著。瓷器作为中国的代表性符号之一,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的重任。目前对于瓷器的翻译缺乏深入研究,译文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以《红楼梦》霍克斯和杨宪益的译本中的瓷器名称为研究对象,将名物学与翻译学相结合,总结文中瓷器在小说中的作用和翻译方法。研究发现霍克斯译本偏向归化,更受目标读者的喜爱,但缺少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不能体现《红楼梦》的艺术特色;而杨宪益译本偏向异化,更多的想要传播中国文化,但过多的元素堆积会给读者造成理解困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