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肿节风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盆腔炎模型大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3种炎症模型和3种疼痛模型研究肿节风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机械损伤和混合细菌感染双重损伤方法建立大鼠盆腔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肿节风1.75、3.5、4.5、7、9 g/kg组及妇科千金片0.672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12 h后,取大鼠双侧子宫,HE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PGE2)、组胺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含量。结果:肿节风4.5、9 g/kg组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耳肿胀程度,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轻棉球致肉芽组织的质量(P<0.05);延长醋酸致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时间并减少其扭体次数,减少甲醛致痛引起的舔足次数(P<0.05或P<0.01);肿节风3.5、7 g/kg组能显著改善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大鼠血清中PGE2、组胺及FGF-2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肿节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及一定的镇痛作用,对大鼠盆腔炎模型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其作用以抗炎镇痛为基础,可能与抑制血清中PGE2和组胺的释放,降低FGF-2的含量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