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兰芳; 刘振; 冯蕾; 孟路华; 张立攀*
来源: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2, 25(06): 507-511.
DOI:10.14053/j.cnki.ppcr.202206007

摘要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2019年出院、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记录出院时抗栓药物并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符合条件的病例170例,平均年龄74(51~95)岁;男92例;CHA2DS2-VASc评分均≥3分;81例HAS-BLED评分≥3分。98例(57.65%)患者出院时接受抗凝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使用抗栓药物(OR=2.497,P=0.039)和会诊建议抗凝(OR=19.842,P<0.001)有助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而出血(OR=0.331,P=0.029)和患方拒绝抗凝(OR=0.006,P<0.001)不利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结论 抗凝治疗存在不足,提高会诊医生的抗凝意识、提高患方对抗凝治疗的理性认识和依从性对改善抗凝不足现状具有积极意义。

  • 单位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