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申学良; 赵迪; 闫小会; 杨培; 冯宁宇; 文武林; 哈惠瑜; 杨志超; 底玲玲; 郭宏庆; 刘怀涛; 马瑞霞
来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52(07): 491-496.

摘要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3-9月,采用多阶段及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随机调查宁夏地区常住(3年及3年以上)居民,成人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作为诊断依据,儿童以《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作为诊断依据,采用SPSS 16.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总数为6 0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为5 236份,回收率为87.27%。确诊AR 684例,宁夏地区570岁常住居民AR患病率为13.06%(684/5 236),其中男性13.40%(325/2 425),女性12.77%(359/2 811),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 P>0.05)。其中汉族14.35%(452/3 150),回族11.12%(232/2 086),回汉两民族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持续性AR占27.63%(189/684),间歇性AR占72.37%(495/684)。宁夏地区发病最高的月份是9月份,占71.78%[491/684)。城市人口患病率为14.54%,农村人口患病率为11.90%,城市和农村居民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P<0.05)。患病率最高年龄段为2130岁。吸入性变应原主要为艾蒿(68.42%)、杂草(58.48%)、豚草(55.56%),食入性变应原主要为小麦粉(14.33%)、花生(13.74%)、核桃仁(11.99%)。AR患者合并的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变应性结膜炎,占到82.02%(561/684)。结论初步了解宁夏地区AR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AR的防治及公共卫生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 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