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少阳三焦理论评价柴芩温胆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并初步探讨该方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符合前庭性偏头痛(三焦郁阻证)选择标准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芩温胆汤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眩晕发作频次以及潜在作用靶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记录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眩晕发作频率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G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G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以少阳三焦理论为指导,采用柴芩温胆汤治疗三焦郁阻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眩晕复发次数及眩晕复发持续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GRP、ET-1水平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