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武汉市不同生境家蝇种群的抗药性现状,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和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羽化后3~4日龄雌性家蝇成虫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计算抗性倍数,运用Kruskal-Wallis H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析种群间的差异性。结果居民区、农贸市场和垃圾中转站家蝇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甲基吡恶磷均产生高抗,LD50在0.095~0.685μg/只之间,抗性倍数在26.36~710.00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0.284、1.280、0.152,P=0.996、0.868、0.527、0.927)。居民区和农贸市场家蝇种群对胺菊酯呈低抗水平;垃圾中转站家蝇种群对胺菊酯呈敏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P=0.047)。两两种群间比较发现,垃圾中转站家蝇种群对胺菊酯的抗性水平明显低于居民区(U=8.000,P=0.033)和农贸市场家蝇种群(U=7.500,P=0.028);而居民区和农贸市场家蝇种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4.000,P=0.949)。结论武汉市3种不同生境家蝇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甲基吡恶磷均呈较高抗性,对胺菊酯的敏感度有一定差异。建议在今后灭蝇工作中遵循综合防制原则,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延缓家蝇抗性发展。
-
单位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