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坏死参与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发生

作者:杨芃; 魏明; 李响; 温仕宏; 刘克玄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 38(03): 321-326.
DOI: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17.0052

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是否参与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Necrostatin-1组(Nec-1组)和溶剂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5 h再灌注6 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仅分离血管;Nec-1组及DMSO组分别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前30 min时腹腔注射Necrostatin-11.0 mg/kg或等容量DMSO。于再灌注6 h时取肺组织,测定肺含水率,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并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DMSO组的肺组织形态学评分和肺含水率较高(P<0.05),Nec-1组组织形态学评分和肺含水率较I/R组和DMSO组明显下降(P<0.05),Nec-1组的肺组织含水率与sham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I/R组和DMSO组的肺组织RIP1、RIP3的表达上调(P<0.05),而Nec-1抑制RIP1及RIP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使用RIP1的特异性抑制剂Nec-1可以减轻肺损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