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翻译学界,学者对目的论是否能指导小说翻译这一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18世纪英国讽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自译介到中国以来,不仅受到成人读者的欢迎,也受到儿童读者的喜爱。这部书的中文译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贴合于原著的讽刺小说,一类是经过改译的童话故事。同一部小说呈现出两类不同风格的译作,这种现象值得研究和探讨。文章选取《格列佛游记》的两个不同译本——张健译本和王岑卉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角度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在词汇、语义和情景展现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说明了翻译目的是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译作风格的主要原因,证明了翻译目的论对小说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