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口腔矫治者在舒适度、固位和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接受口腔矫治治疗患者6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固定矫治器,分A1(15例,年龄<18岁)和A2组(15例,年龄≥18岁); B组选用隐形矫治器,分B1(16例,年龄<18岁)和B2(14例,年龄≥18岁)组。比较两组矫治治疗前、接受治疗后6个月牙周健康指数及矫治等情况。结果治疗1周内,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A组患者牙龈指数(C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探诊深度(SPD)和菌斑指数(PLI)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A1组SPD和PLI高于A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1与B2则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B1、B2组CI、SBI、SPD和PLI分别低于A1、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达到治疗预期效果所需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结论隐形矫治不会对患者牙周健康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提示隐形矫治较固定矫治可能更有利于维护口腔卫生。

  • 单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