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定量评估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患侧肌肉功能恢复状况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80例CMT患儿,推拿治疗6个月后复查超声,测量双侧胸锁乳突肌收缩、舒张时中下段最大横断面的肌肉厚度变化值与横截面积变化值,并分别计算同一患儿双侧肌肉厚度变化值之差(D1)及肌肉横截面积变化值之差(D2)。根据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将80例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及无效组,比较3组间D1及D2差异;分析D1、D2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间的相关性,以及D1诊断CMT患儿肌肉功能恢复正常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各组间D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儿D1均为正值或0,与临床疗效评估间呈负相关,且相关性较好(r=-0.812,P<0.001)。D1值诊断CMT推拿治疗功能恢复正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P<0.05),诊断阈值0.7 mm,敏感度82.61%(38/46)、特异度97.06%(33/34)。结论:同一患儿双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与舒张时肌肉厚度变化值的差值可作为定量评估CMT患儿患肌功能恢复状况的有效指标。

  • 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