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鞘磷脂酶在镉性肾损害中的变化

作者:芦俊; 段雨劼; 何兴轩; 刘新民; 罗磊; 杨军; 金丰; 易吉平; 易星; 王安
来源:毒理学杂志, 2015, 29(03): 207-210.
DOI:10.16421/j.cnki.1002-3127.2015.03.012

摘要

目的观察酸性鞘磷脂酶(ASMase)在镉性肾损害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及规律,探讨ASMase活性变化与镉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动物腹腔注射1mg/kg Cd2+,每天1次、每周5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染毒第0、1、3、5和7周末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随机处死6只动物,收集血、尿及肾组织。ELISA法测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血、尿及肾组织中ASMase活性,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肾组织病变情况。结果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肾脏系数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尿β2微球蛋白含量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血、尿、肾组织匀浆上清液中ASMase活性从染毒第3周开始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镉性肾损害中ASMase活性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