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纳米制姜黄素(PURCUMIN?)与普通姜黄素(Curcumin95%)的体内药动学特征及体外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灌胃给予200mg/kg的PURCUMIN?和Curcumin95%,观察两者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以评价PURCUMIN?的制剂优势。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体外模拟炎症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以关键炎症因子水平、关键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ofnuclearfactor-κB,IκB)/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两种姜黄素制剂在不同给药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在相同给药剂量(200mg/kg)下,PURCUMIN?相较于Curcumin95%在大鼠体内的暴露量增加了17.5倍。姜黄素能有效抑制TNF-α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炎症,且PURCUMIN?的抗炎效果更为显著。在相同干预时间下,低浓度的PURCUMIN?(1 μmol/L)即可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的水平(P<0.05),抑制环氧合酶-2、MCP-1 mRNA表达(P<0.05),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其药理作用与高浓度Curcumin95%(10 μmol/L)相当;在相同干预浓度下,PURCUMIN?在2h时即可显著降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P<0.05),其药理作用与Curcumin95%干预4h时相当。结论 PURCUMIN?在较低浓度、较短时间即可发挥较好的抗炎作用,这可能与其显著提升的生物利用度有关。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中国药科大学